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非公经济 > 正文

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8-12 10:39:32来源: 人民法院报
打印
T+
T-

  2025年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五部分提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今天的中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制度成果、有效实践经验转化为法律规范固化下来,为促推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治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全面总结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裁判规则,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致力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统一适用。人民法院要落实好《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以严格公正司法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坚持依法平等对待,保障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人民法院要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依法规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证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助力民营经济组织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解决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问题,保护民营经济组织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依法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促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组织诚信经营,守法规范,才能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法院要依法惩治民营经济组织内部腐败等犯罪行为,准确把握涉民营经济组织腐败犯罪案件法律适用标准,通过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进民营经济组织活动。要推动完善内部治理,防止内部治理失序阻滞企业生产经营。要引导诚信合法经营,增强民营经济组织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准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依法平衡保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依法审理涉消费纠纷案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依法惩治违法索赔行为,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良好市场秩序。要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安全“出海”。

  坚持严格公正司法,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优化营商环境,必须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人民法院要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惩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坚持全链条打击,依法严厉惩处敲诈勒索、强迫交易、聚众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等犯罪。要规范处置涉案财产,准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工作的意见》,确保企业合法经营不受影响,个人合法权益、第三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人格权益,依法严惩网暴伤企违法行为,依法打击侵犯民营经济组织名誉权和经营者人格尊严、隐私权等犯罪。

  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持续提升司法保障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人民法院要完善多元解纷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加强涉诉信访化解工作,深化“总对总”机制建设,密切与工商联等单位配合,切实降低民营经济组织解纷脱困成本。要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坚持立案登记制,优化现场立案、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等立体化、多元化服务,加大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推广力度,引导民营经济组织使用示范文本、依法表达诉求。要规范适用保全措施,依法稳慎开展诉讼保全工作,依法审理涉诉讼保全赔偿纠纷案件。要依法规范执行工作,规范财产调查、财产处置、规范强制措施和间接执行措施。要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合理确定失信惩戒范围和力度。要坚决纠治涉企审判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并持续巩固深化专项行动成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每一次拔节生长,都离不开法治的阳光雨露。人民法院要充分做好《指导意见》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规则之治激发市场活力,以权益保障释放发展动能,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司法审判工作中落实落细。

(编辑:陈建国 责编:牛子壮 终审:刘期胜)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